镜头隔着水珠,拍到她一身红衣,拿了一个木质的杵臼,一下一下的捣烂,再放进精致的筛箩里,用小勺一下一下的刮着果肉,再用洁白的纱布挤出暖黄色的汁液。
中间还有邻人送来的干馍,她把干馍切成几片,用油煎了,装在漂亮的白瓷盘里。
然后,村里的那些被家里人认真洗了好几遍手和头发的小孩,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十分乖巧地趴在她的院墙上,眼巴巴地看着她。
实力演绎什么叫“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
最后定格在孩子们吃油炸馍片,喝沙棘汁的境景上。
后期剪辑配上轻柔的音乐,还有合适的动物叫唤的声音,非常的田园牧歌。
路菲菲问孙明华有没有自己的博客,或是别的什么社交平台的账号。
“有的。”孙明华以为路菲菲单纯是想跟自己交朋友,就把账号告诉她了。
路菲菲看了一下她的博客,都是年轻少女的心路历程,日常生活的吐槽,决定去做支教,看到支教所在地的一些情况。
非常好,没有任何追星行为,连二次元都没有,不怕翻车。
写的东西思想也很端正,经得起考验,绝对不存在任何思想问题。
路菲菲让孙明华自己建一个账号,就用她自己的账号发。
“啊?我?”孙明华的表情好像被九头虫命令去干掉唐僧师徒的鲶鱼精,她不明白为什么路菲菲要让她自己发。
路菲菲说:“因为这样真实。”
孙明华还是完全不明白,这事跟真实有什么关系。
哪里真实了,平时村里哪有骆驼,院子里和屋里怎么可能这么干净,风沙一来,屋子里跟几百年没人住一样。吃个东西怎么可能摆盘摆得这么精致,沙棘像她那么采,采几个月都采不完一小丛。
路菲菲还让她可以拍一些美美的生活相关:“摆盘精致也不代表着虚伪嘛,把自己热爱收拾,不就能让生活美美的?”
路菲菲跟她说了一个著名的小笼包故事,就是在生活很艰难的十年期间,有一个地主家的大小姐出身的女人,也要用仅有的一点面和肉包成小笼子,放在饭上蒸熟。
还有二战时候被轰炸过的屋子,就剩下半拉了,在窗台上也有一个用破口的小坛子养的花。
“精致生活靠的是自己的心气,你一个来支教的城里姑娘,有心气很合理,就算有人挑理,也挑不出什么来。”
路菲菲跟她说了很多,从她要是红了,能给她本人带来多少利益,说到要是这个沙棘汁和这里的旅游火了,能给地方经济带动多少利益。
此时,选秀经济已经席卷全国,许多普通人都做过自己能在大舞台上一唱而红、一舞而红的梦。
孙明华也不例外,她想红。
其实不用路菲菲说,她也知道红了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
路菲菲也告诉了她,红了之后,可能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她一点都不在乎,她告诉路菲菲:“美国总统被人暗杀那么多回,还不是打破了头的要去竞选。那些明星说什么拍戏辛苦,她们再辛苦,也是随便就能拿到几万块钱的,比上班要舒服多了。
再说,我行得正,坐得直,我一辈子说出去的话,都敢拿出来在任何地方跟任何人再说一遍,不怕有人翻我的历史。”
路菲菲点点头:“你想好了就行。”
第一个片子剪辑好之后,由孙明华个人账号往外发,路菲菲这边在各个平台给她买量往上推,让她出现在首页。
不出意外的,这个视频好评如潮,都说太美了,一切的节奏都是舒缓而优雅的,看起来很舒服。除了视频网站,还有各大论坛里也在讨论这个片子。
讨论的声音一多,有异议的人也多了起来。
刚开始挑的是“哪个村子里的人家这么干净,从小就是在泥里跑来跑去长大的”,后来扒出孙明华是城里去支教的女学生,这些人就闭嘴了。
然后是一个见过沙棘的人发言,他挑的错误是沙棘汁这么摘,摘累死了也摘不了多少。
这个很快就有人反驳:“我家人在春天的时候,也会出去挑野菜,就挑一顿吃着玩的,她又不指着喝到天荒地老,干嘛?还要她开收割机去啊?”
也有说她有团队,是被捧上来的。
然后关于她的事情也被越扒越多,她的博客从平均访客数为1——她自己。
变成了平均访客数几万,评论从0,突然变成了平均每条都有两三百个评论。
有人特别有耐心地翻看她的每一条博客,一直到她开博客第一天,发的第一条博文。
有人在评论里发:终于翻到这里了,好像一路跟着姐姐成长一样。
还有人很耿直:卧槽,你真是个话唠,一个人发了这么多。
有了她这么长时间的博客做证明,她在城里的时候就是一个挺爱漂亮的姑娘,到村子里也爱漂亮,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愿意把自己生活的环境变得漂亮就变得非常合理。
“被团队和资本捧出来的假人”这个争议也不存在了。
孙明华的这个视频被路菲菲翻译成英文之后,发到油管。
视频本身也没有什么台词,只有一些名词,翻译起来都不用担心有文化差异和理解成本。
不少外国人看着孙明华骑着骆驼去采沙棘,纷纷说她像功夫片里的人。
这回算是占了张艺谋的便宜,他拍摄的《英雄》几年前在海外上映,里面有大漠风情,有在金色树林里红衣女子的对决。
让外国观众一下子就脑补出穿着红衣的孙明华是不是也有着神秘的故事。
路菲菲把油管上的评论截图发给孙明华,有华人在油管上发评论:“她住的那个小院子,是不是叫《新龙门客栈》?”